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6章(1 / 2)





  而西通的山大多都是丘陵,山不高,大大小小的丘陵也能组成绵延不绝的山脉。

  西通虽然是佛修的地盘,可这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信仰或是向往的佛祖,甚至对很多凡人来说,宁愿自己的孩子平平淡淡,而不是成为一个和尚。原因无他,成了和尚之后,就需得六根清净,就不能娶妻生子了,纵然是偷偷摸摸生了,那也不能正大光明跟着自己家族姓。

  这里的佛修,有的是真的向往长生,有的是家中贫寒,实在无力生存,也有的是根骨悟性极好,被半强迫半劝服的进了佛修的道路。

  在没有来西通之前,陆芫会以为佛修多少也会有些佛性,其实了解了以后才知道,什么狗屁佛性,是人都一样,是人就有私心。

  他们同南玄的修道门派和世家没有什么不一样,为了争夺那些有限的资源,私底下也是斗得风生水起,折腾不休。

  只是唯独有个好处是,这里的佛修好歹还知道面子情,总归是要顾及些外人的看法,面上依旧是那个以慈悲为怀的佛修们。

  故而,西通的百姓们虽然不怎么愿意自己的孩子皈依佛门,却都过得比较祥和,在佛法之中,很多这种宣传使人向善的内容,各大门派为了争夺更多的弟子,对自己辖区的百姓都是极尽洗脑的,有的门派手段高杆,自然就成功了,家中儿子多的,自然会愿意送几个去寺里出家,来巩固自己家同寺庙的联系。

  而有的门派手段不行,百姓自然不容易被愚弄,也就发展不起来。日子久了,弟子也就越来越少,然后门派也就越来越没落了,这里的典型代表就是印光的师门。

  那个龟缩在山上的小小寺庙,连周围的村民都哄不住的寺庙。他们招收弟子,靠的都是检那种有些个悟性和根骨的小乞丐或者......去偷别人的孩子。

  唯独......对印光所做的,极为残忍。

  前面曾说道,印光因为根骨极好而被一个老和尚所看重,但是他的爹娘却并不同意。其实在村里,就从没有让家中独子去当和尚的道理,除非这家人真的已经穷到养活不起孩子了,穷到全家都要饿死了。显然印光家中并不是这样的光景。

  最后印光怎么成了山上的一个小和尚,是因为他家中亲人皆逝去,那老和尚才将印光带回去,取法号印光。

  他曾经感谢过他,因为如果不是他将他带回去,也许他就饿死了。可是后来才知道,他满门皆是为这老和尚所杀。

  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和尚,其实是个心狠手辣的恶棍。

  他对印光做过的恶心事,那简直就数不清。

  若果城是一个靠近东南海域的城市,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却唯独城中有家店铺的素斋特别好吃。印光带着陆芫走进城门的时候,两人之间的亲昵让周围的行人都带着略微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。

  西通不像南玄,南玄的百姓有时候十几二十年都不能看见一个和尚,他们也许知道和尚不能成婚,却因为没有接触过,而没有什么感触。而知道的人,多半也知道能出现在南玄的和尚无一不是大能,人不齐躲得起,不该说不该看的就克制自己。而西通就是佛修的地盘,这里的百姓对这么条条框框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。

  故而,他们看见印光,就像看见一个异类一样。

  第一次看见有这么大胆的和尚,竟然敢带着一个相貌妖艳的姑娘。

  街上卖帕子香囊的王阿婆年纪不小了,自从年前有个小师傅将她多年的顽疾治好了之后,她就彻底的信仰上了佛教,信仰上了城外的珈蓝寺。此刻看见印光这等离经叛道的和尚,她就站在摊子后面暗搓搓的看着。

  不一会,她就看见那个和尚偷偷牵了牵那小姑娘的手,结果却被那小姑娘挣脱开来。不一会,这和尚竟然还去买糖葫芦这种小孩子吃的东西给那小姑娘,真是不要脸不要皮。

  王阿婆有个老姐妹,在她的带领之下,这位老姐妹也信上了城外的珈蓝寺。她这位老姐妹姓周,是街上卖臭豆腐的,老是被人嫌弃欺负,一日一日的她就越发泼辣,然后竟然发现,嘿,再没有人敢欺负她了。

  这是个抄起棍子就敢人往人脑袋上招呼的有名的浑人,但是这个人对亲近的人又非常的好,例如她对王阿婆就很好,她们两人是一起长大的小姐妹,这么多年,就王阿婆一点都不嫌弃她。

  这不,一听见王阿婆说这话,她臭豆腐摊子也不开了,随手拿起通火炉的烧火棍就往街那边赶。